1、持有特定股份的股东,无论其持股比例如何,在任何连续90天内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%;
2、大宗交易减持股份在连续90个自然日内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%,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;
3、转让方和受让方应在6个月内因协议转让方式减持股份导致大股东身份丧失的,继续遵守减持比例和信息披露要求。如果董监高辞职,他仍必须按照原任期遵守股份转让的限制性规定等;
4、解禁后12个月内,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减持不得超过其持股50%;
5、协议转让中单个受让方转让的股份比例不得低于总股本的5%;
6、在减持实施15日前公布减持方案,披露减持股份的数量、来源、原因、时间间隔、价格区间等信息;当还原时间或数量超过一半时,宣布还原进度;实施核减后公布核减结果。
以上就是限售股解禁减持规定相关内容。
限售股的由来
限售股简单来说是指限制发售的股票,也就是不能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的股票,直到限售股解禁才可以变现。解禁的意思是消除禁止交易的限制。例如上市公司执行定增,依据要求,假如公开增发的另一方是公司占股5%以上的股东,那么在18个月内是不可以卖出的,这18个月内就属于限售股。18个月后,可以卖出,可是要依照减持新规卖出股票,并非一次性卖出。需要注意的是,限售股在限购期内不可能对股价产生影响。因为解禁意味着公司股东可以在二级市场卖出股票变现,限售股的持股成本通常较低,如果不限售,等股票一上市,股东就会立马抛售以获得超额的收益,这会打压股价,对其他投资者不利,这将导致二级市场的股票抛售压力,也会引起二级市场其他投资者的担忧,可能会跟随卖出。
中国a股销售市场的限售股主要由两部分组成:
1、原来的非流通股在经过股权改革后,转成了限售期流通股,股改产生的限售股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限售股,股改限售股主要集中在国企;
2、新股首次发行上市(IPO)产生的限售股。
限售股减持有哪些类型
1、股份制改造限制了股权的销售:股份制改造前,发行股份不能流通,股份制改造一定时间后可流通,以前不允许出售的股票也可以在市场上交易。交易会增加市场上的个股供应,肯定会对股市产生一定的影响,所以中国允许它从浅到深;
2、首次公布股票发行:一般来说,限定股的销售会增加股票的数量(流通股的数量),进而增加主体的运营成本。
本文主要写的是限售股解禁减持规定有关知识点,内容仅作参考。